原來,這就是「鱷魚法則」:愛上無緣做夫妻的人,請及時止損

01
愛情里,不懂得止損的人,過不好一生。

清朝時期,有一個叫蘇麻喇姑的女人,跟隨孝庄太后多年。

在皇室動蕩不安的時候,孝庄安排蘇麻喇姑照顧年幼的康熙。

人,難免要日久生情,還近水樓台先得月。

康熙也不例外,含情脈脈地看著織布的蘇麻喇姑,說:「我願做你手中的絲線,也被你織成千絲萬縷。

愛情的種子就此埋藏在蘇麻喇姑的心底,但是她清醒地意識到,這是沒有結局的。

從現實來分析,蘇麻喇姑和康熙的愛情,存在四個阻擾的因素。

其一,兩個人無法「門當戶對」。
康熙生在帝王家,蘇麻喇姑生在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,只一個侍女而已。

其二,家人不會答應他們的婚姻。
孝庄太后把握朝政大局,也把握了康熙的婚姻。
在「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」的時代,沒有什麼自由戀愛的說法。

其三,蘇麻喇姑的內心是很糾結的,因為她太理智了,因此把愛埋藏得很深,不願意透露,並且外表保持「拒絕」的姿勢。
她反覆對康熙說:「奴婢不敢。

其四,皇室的慣例或者規矩,不容許有「太意外」的愛情故事發生。

面對一段無法成全的愛情,康熙開始轉身,並且為了江山社稷,結婚生子,忙著各種政務。

可悲的是蘇麻喇姑,遇到了動心的人——伍次友。
並且孝庄已經為她賜婚,但是她拒絕了,並且執意要為尼。

或者說,蘇麻喇姑換了一種身份,隱藏所有的愛情,然後持續出現在康熙的身邊。

不能走進婚姻,卻還能常常聯繫,常常見面,對於一個痴情的人來說,覺得已經很滿足了。

2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