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問學生:為何叫「買東西不是買南北」? 10歲小孩「一語說破」:長知識了

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一言一行,皆有著其特殊的含義。
數千年的文化沉澱與積累,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經意的事情,背後卻有著無與倫比的深意。

例如我們常說的買東西,從我們出生,便一直聽到的都是買東西,並且無論南北東西,各個地域都秉承著同樣的使用方法。
在購買物品的時候習慣用買東西來代替,但為何是買東西,而不是買南北。

其實早在南宋時期就有人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疑問,最終卻被一個十歲孩童道出了真相。

一、五行說

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理學家,朱熹的地位,是毋庸置疑。

1/11

1/11
老師問學生:為何叫「買東西不是買南北」? 10歲小孩「一語說破」:長知識了

雖然理學的存在,的確對百姓的思想解放有著明顯的壓制行為,但不可否認的是,其在儒學之上做出的貢獻,千年以來,與之匹敵者並不多。

朱熹在為官期間,除了處理政務之外,更多的便是開設學堂,講經授業,先後教授了眾多學徒。

在一次授課過程中,學堂之外路過了兩名婦人,手提著籃子,準備前往集市買東西。

朱熹靈光乍現,便對學生提問到,明明方位有東南西北中,為何前往集市採購物品要用買東西,而不是買南北。

這節課上的學生,大都是年齡較小的孩童,聽到朱熹的提問,嘰嘰喳喳開始討論起來。

2/11

2/11